2016国考申论(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

2025-02-21 14:54:27 阅读 :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2016国考申论和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2016国考申论以及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6国考申论(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

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

不仅申论没有官方标准答案,行测也没用,听到这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我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从学长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十分震惊。因为从小到大参加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包括最重要的高考。特别是文科考试,语文、历史、政治的标准答案是作答文科考试的重要依据。整个高三一年,我搞来了历年真题和标准答案,翻来覆去研究了好久,收益良多

没有标准答案如何备考?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备考了许久大概想到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官方想测试出考生“原生态”的能力

特别强调一下“能力”,所谓的能力不应该是“记忆”“背诵”获得的分数。能力应该是一种底层的认知,而不能靠学习“套路”提高。

主持人:当前,社会上关于公务员考试的培训与辅导很火爆。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待?是否有相应的措施对培训活动进行规范?

杨士秋: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不是知识考试。这种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的积累,是综合性的,不是临时的突击和死记硬背能够提高的。从2000年开始,主管部门就不再指定、编辑公务员考试教材和辅导用书,不指定也不委托任何单位进行公务员招考培训。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这也是我反对申论沦为“万能X条”,每天记忆背诵“热点”新闻的原因。考生应该通过练习真题,提升的是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千万不要把申论考试当做背诵和记忆的“政治考试”。如果能理解到这层原因,应该明白不给官方答案,一定程度上避免机构根据答案总结“套路”。

二、出于免责考虑

尽管公考出题较为严谨,但设计错题目也难以避免。这也是行测为什么这么多争议题的原因。不给答案也可以免于追究责任。

三、保密条例

微信群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参加过申论批改,她说凡是参加申论批改阅卷人员,都要签署保密协议,不得外泄答案。批改试卷肯定有答案参考,但不公开就等于没有官方标准参考答案,即你们理解的“没有官方标准参考答案”。

四、……就想了三条

申论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影响备考。

之前文章讲过,我的建议是对比三家以上答案,多家答案对比才能查漏补缺。查询答案可以百度。比如2016年国考申论,搜索2016年国考申论+华图,搜出来是华图的,2016年国考申论+中公,搜出来是中公的答案。

也可以查阅申论APP,个人推荐:粉笔申论华图教育(砖题库)特别说一下华图教育(砖题库),砖题库改版前,我仔细看过该题库的申论答案,整体质量比粉笔申论要好,现在改版为华图教育,以前砖题库更早的申论真题答案已经找不到,非常遗憾。我自己现在对比三家以上答案(粉笔和华图为其二),目前用下来觉得华图的申论答案比较好一点。

参考机构答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答案的关键词是否来自材料一般材料中有关键词的,就不要自我概括,申论小题中,50-70%的踩分点都是源自材料,依照材料写的答案是好答案;

二、注意题目要求有些答案也会犯这种低级失误。

例如2013年联考申论(湖南)

(二)“给定资料6”中提到“德国制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国家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请结合“给定资料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15分)

题目明确写明根据给定资料6作答,某知名大机构的答案把“资料5”内也写进去。这就犯了没认真读题的错误。三、注意作答方式和内容其实还是题目和材料理解不透造成的,不少机构不管材料讲什么、题目要求是什么,盲目套“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作答格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例如2009年国考(地市级)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0分)

题目写明概括“问题”,某知名大机构把“原因、解决措施”也写上

例如2015年国考(地市级)

(四)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某报特邀市科协工作人员为该报“时评”栏目撰文。假如你是这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为该报写一篇题为“正确看待‘网络新一代’”的短文。(20分)

题目写明为了消除社会上对“网络新一代”的疑虑,意思是为“网络新一代”辩护、说好话,那么答案主体应为说明原因,即重点写“网络新一代”的好处、意义,某些机构还是套“问题、原因、解决措施”的作答结构,主次不分。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有什么特点

你好,中公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你解答:

从历年考查情况看,2008年至今共考查了4道,自2013年之后未在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出现过。提出对策题分值较为固定,一般为20分左右。虽然国考申论对提出对策题考查较少,但作为申论考试的一种基础题型,考生仍需重视。

近年来,贯彻执行题出现频繁,几乎逢考必出。贯彻执行题的题目类型较多,按照写作模式划分,可以分为通用结构型和灵活写作型两类文书。

近几年,该题型重点考查的是宣传演讲类和灵活写作型,如2017年国考市级申论考查了宣传演讲类中的报道,2018年国考市级申论考查了灵活写作型中的讲解稿,出题形式灵活多样。另外,近几年方案总结类题型有增多的趋势,最近的三年均有涉及,如2019年国考省级申论考查了调研报告提纲和导学材料。因此,考生要拓宽知识面,熟悉此类试题的作答流程和答题技巧,积极应对。

文章论述题是对《大纲》中规定的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测查,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道大题。作为申论试题的一道“大菜”,文章论述题分值最高、字数最多、难度最大,分值为35或40分,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字左右,在申论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近几年国考申论的文章论述题有些许变化,一是写作字数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强了对考生看待问题深度与广度的考查;二是试题设计呈现哲理化、发散化、个性化趋势,题目理解难度增加,同时使得分析问题型结构成为写作的首选。

希望回答的对你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公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贯彻执行有什么答题技巧吗如何高效答题

在申论考试中,贯彻执行题由于涉及文种庞杂,格式繁复,俨然成为考生畏怕的“拦路虎”,对贯彻执行题型开头的常见写法一般而言,撰写公文的开头应开门见山,起句立意,简洁精炼,富于概括力,切忌无端“戴帽”,空洞乏味。中公教育专家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根据式

一般在材料中的开头给了很多文件或者大会精神即开头交代行文的根据,以保证发文的法定权威性,一般多用“根据”、“遵照”、“按照”等作为语言标志。用来作为行文根据的,通常是党和国家的某项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某会的决定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例如:根据市委商业改革会议的精神和我局试点的经验,局党委决定。

二、目的式

即在开头交代行文的目的或意图,开宗明义,以便受文机关明确发文机关的意图,一般常用“为”、“为了”等介词标引。例如:为促进大考生充分就业,提升就业水平,特通知如下。

三、影响式

即在开头概括材料中的意义或危害,概括材料中与题干中心词汇相关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借助一定的过渡语,进而书写开头的方法。以便引出下文作为行文根据。

四、问题式

所谓问题式开头即概括材料中的问题,交代事由。比如,现在要写一篇关于倡导节约资源的倡议书,就可以从材料中寻找与彩礼问题相关的问题。比如:“当下,我国进入资源枯竭的时代,水污染严重,二氧化碳排放量超标,汽车尾气污染严重等,因此.....。”

2019国考申论综合分析都有哪些题型

转眼间又到了备战2019国考的时候啦,各位备考的小伙伴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事情不打无准备之仗,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领大家为国考申论的准备工作拉开序幕......

通过对近几年国考申论试卷的解读,能够得出:申论科目主要考查备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这五大能力总结出五大常考题型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和申发论述题。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解读综合分析这一常考题型。

综合分析这一能力在申论考试大纲中这样规定:通过对给定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思考材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者评价。通过考试大纲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分析关键在于分析归纳材料内容、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这三个部分,其实这就是要求备考者能够具备归纳材料要点、多维度分析材料要点和得出客观评价的能力。综合分析根据每道题目的作答对象不同,分为7种类型,今天主要带着大家认识国考常考的三种类型。

一、解释型综合分析

大家先看几个题干:

【2018年国考副省】(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你对画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15分)

要求:(1)观点明确,紧扣资料,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想象力经济”的理解。(10分)

要求:(1)准确、全面;(2)不超过200字。

【2018年国考市地】(三)给定资料4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2)不超过300字。

我们来看这三道题目,作答对象分别是对“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名词短语”谈理解或者进行分析,所以这一类题目为解释型综合分析。解释型综合分析的作答思路通常为:1、先解释题干中这句话或者名词短语的含义;

2、通过给定材料分析这句话的“现状、背景、原因、影响、问题”等这些方面;

3、得出合理的推断或者结论。

二、评论型综合分析

【2016年国考副省】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材料6”,谈谈你的看法。(20分)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来看这道题目,题干中的作答对象是一个观点即“能否”,需要作答者先要对观点进行判断,得出自己的观点(出题者的观点),所以这一类题目为评论型综合分析。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为:

1、根据材料内容得出自己的观点;

2、分析题干中所给观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的依据。分析的内容也是需要从材料中找现状、背景、问题、原因或者影响这几个关键词;

3、得出结论。

三、启示型综合分析

【2015年国考副省】阅读“给定材料5”,请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得到哪些启示?

要求:(1)紧扣材料,重点突出;(2)观点明确,表达有条理;(3)不超过500字。

通过这道题目题干我们不难发现,这道题目的作答对象跟前边两种题型又不一样,是让我们从材料中去找启示,即给我们的启示性的做法。所以这一类题目我们称之为启示型综合分析。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为:

1、通过阅读材料得出总体启示即总扩句;

2、具体启示进行罗列。

以上三种综合分析的类型是近几年国考常考的,尤其以“解释型综合分析”居多,希望中公教育专家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去做这一类题目有所帮助,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OK,关于2016国考申论和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2016国考申论(申论到底有没有官方的标准答案) - 初中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middle/420267.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