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题背景分析怎么写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知识,包括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课题背景分析怎么写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中班海边的遮阳伞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伞及伞的用途知道伞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认识伞的构造能画出伞
3、在游戏中掌握5、6、7、的数与量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伞若干筐子7个(每个筐上帖上颜色不同的5、6、7的圆点卡片)
2、1~10的数字卡片3套;
3、白纸、画笔与幼儿人数相等
4、幼儿贴上相应的标记
5、准备好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
2、观察伞
3、画伞
4、游戏“找朋友”
四、结束活动
今天和伞一起学习、玩游戏你们开心让我们拿着刚才画好的伞朋友回教室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谈话:春天到了,花儿都开得,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了几朵漂亮的花,我准备拿走3朵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你们看看还剩几朵了?(2朵)提问:那么你知道老师原来有多少朵花吗?(5朵)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1.我数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数的,生:先数拿走的3朵,再数剩下的2朵,两个合起来就是5朵)2.我算出来的(师引导:你怎么算得,生:把拿走的3朵和剩下的2朵加起来就是5朵)师边小结边演示:要求原来有多少朵花,就要把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师将拿走得的和剩下的放回到一起)这几个小朋友回答的真棒,这朵就送给你了。二教学过程1课件出示情境(老师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哨子?)2.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讨论后明确:盒子里原来的哨子是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的5个。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要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师板书:7+5=123.追问:7512分别表示什么?7+5=12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再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算后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盒子里原有12个哨子。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课题背景分析怎么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中课题背景分析可以这样写,首先对课题背景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其次对课题背景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分析结论并进行点评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
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应在练习的形式、层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
(1)巩固练习。
这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强新知。
(2)变式练习,即变换概念、图形、应用题等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练习。
在练习课上经常应用这种练习,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形成、图形特征的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着显著的效果。
(3)综合练习,就是注意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或把相关的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而进行的练习。
一般有五种形式:①统一计算法则的综合练习;②进行知识间比较区别和联系的综合练习;③进行知识归类的综合练习;④单一知识练习到复合知识的综合练习。
例如教了归一应用题后,可进行与一般应用题进行复合应用的综合练习;⑤以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等。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与技巧。
复习课并不是把所讲述的内容简单地重复、再现,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而在练习设计上,要服从复习课的“查漏(缺漏知识)、系统、加深、提高”的特点。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归纳练习、引伸练习、发散练习等。
(1)巩固练习。
复习课的巩固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排除错误,加深、提高。
(2)归纳练习。
主要是学生学完某章、某节或某一单元之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练习。
它一般采用归纳要点、列表总结、列表对比等形式来进行。
(3)引伸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进学生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4)发散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从某一类知识出发,紧紧围绕这一类知识内容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其目的是把封闭性习题变为开放性习题,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primary/882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