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2025-04-21 18:04:08 阅读 :

今天给各位分享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

一、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有泰勒的手工具设计特点和作业效率的关系研究和吉尔捕瑞斯倡导的实验心理学应用于生产时间。

二、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让男人都上了战场,女人必须参加生产劳动才能应付战争的庞大需求,因此当时工作疲劳和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加强人在战争的有效作用成为研究主题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三、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导致了复杂的武器、机械产生,。因此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主题有由人适应机器变成了如何使机器适应人。

四,深化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阶段,该学科开始渗透到人类工程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自动化系统,人际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开始与该学科紧密联系。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1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1调查、询问或直接观察人在作业时的行为和反应特征;

2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

3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4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5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6进行模型实验或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

7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有关理论。

人机工程学定义是什么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标准

以德国Sturlgart设计中心为例,在评选每年优良产品时,人机工程上所设定的标准为:

1)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

2)产品是否顺手和方便使用;3)是否能防止使用者操作时意外的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

4)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

5)产品是否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标题: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 小学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primary/88305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