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虞世南哪一年发行的

2024-02-07 07:56:50 阅读 :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蝉》虞世南这个问题,蝉古诗 虞世南哪一年发行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蝉古诗虞世南亚坤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虞世南,虞世南哪一年发行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蝉古诗 虞世南哪一年发行的

写作年份是:626年—638年间。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托物比兴,诗人以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形象完整丰满,韵味含蓄深长,描写动静结合,细致入微。

蝉古诗 虞世南 所言之志

唐代: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蝉》,传是虞世南感谢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名为《蝉》,却非简单机械的摹蝉,而是融入作者深刻的思考在其中,正因其巧妙的以形喻理,托物言志,令这首诗名扬千古,至今仍被无数人喜爱。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垂緌”指蝉的头部的触须,形状像古人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清露:清澈而纯净的露水。流响:不间断的声音。疏桐:高大而稀疏的梧桐树。这两句写的是蝉的外部形状与自然习性。蝉用垂下的触角吸吮清澈的露水,声音从高大的梧桐树中传出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通过前面描写蝉的习性,转而写诗人对此的评论与感触。字面意思是说,蝉在高处,自然声音传得很远,诗人强调,这高亢的声音,不是借助秋风才有的力量。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认为,一个品行高尚,博学多识的人,无需其它外力的帮助,也不用受制于地位、权势,以及他人的褒扬,这就如同蝉在高高的树杈之上,其声自远。

虞世南的这首《蝉》,言辞洗练,托物言志,赋予其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蝉的习性,以传神之笔,对高洁的品质,自律的德行,博学的才华予以了高度的赞美。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指导作用,外界的影响再大,也不如个人的品质、内在的修炼来得更重要。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犹存陈隋体格,而追逐精警,渐开唐风”。

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有什么不同

法布尔的《蝉》:介绍蝉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属于文艺性的说明文;

虞世南的《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五言诗,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标题:《蝉》虞世南,虞世南哪一年发行的 - 特殊教育
本文地址:https://www.shumaav.com//jyuzs/special/874806.html

相关文章

  • (综韩剧)碉堡之路txt下载

    《碉堡之路》是一部改编自韩国同名网剧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贫穷和混乱的社会中求生存的故事,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将介绍碉堡之路txt下载小说的详细信息,并介绍书中...

    2023-11-12 特殊教育
  • - 从配料到炸制,全程详解,让你轻松掌握油条制作方法

    油条是中国传统的早餐食品之一,外脆内软,香气扑鼻,口感十分美妙。但是很多人在家里尝试制作油条时却常常失败,不仅浪费了时间和材料,还让自己心情失落。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2023-11-13 特殊教育